KK免更新
新华社厦门6月4日电 题:声声龙舟鼓,振作两岸一起文明活的基因
新华社记者 康淼、邓倩倩
又是一年端午时,龙舟竞渡,两岸薪传。在与台湾隔海相望的厦门集美,“生龙活虎”2022海峡两岸赛龙舟活动炽热上台。鼓声三下红旗开,蛟龙跃出浮水来。赛龙舟,既是一种中华传统风俗,更是一种民族精力标志。
龙舟文明因留念爱国诗人屈原而相沿成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爱国情怀,滋补了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亦在两岸同根同源的文明传承中生生不息。
6月2日,在“生龙活虎”2022海峡两岸赛龙舟活动现场高中课外阅读名著,参与龙舟竞赛的龙舟队奋勇当先。新华社记者 周义 摄
龙舟作证,两岸一起的前史回忆历久弥新,一起的文明基因不可磨灭。在闽南和台湾地区首要方言中,赛龙舟都称为“别舲舳”。相传清朝嘉庆年间,集美“十八龙舳”勇士将闽南龙舟文明带到台湾。本年端午,两岸龙舟部队再度聚首海峡西岸,台湾和大陆同胞组成“交融伙伴”,激扬续写“龙舟精力”,又成一段美谈。
“龙舟精力”薪火不断,深入联合着海峡两岸代代中国人。作为竞技的龙舟赛,激起高昂奋斗的斗志;而作为民族文明的赛龙舟,浸透追思与乡愁。龙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每当端午,两岸各地赛龙舟活动不计其数,同循古礼为龙舟“点睛”,都是云旗猎猎、雷鼓嘈嘈,桨手们同心协力、中流击水。那激动人心的局面,两岸中国人,只一眼,就会瞬间引发情感共识。
6月2日,在“生龙活虎”2022海峡两岸赛龙舟活动现场,来自集美学村体协队的队员在龙舟拔河竞赛中奋力划桨。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龙舟精力”追古鉴今,寄托着深重的家国情怀。此次两岸龙舟赛举办地集美龙舟池,由20世纪50年代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筹建,他期望以龙舟赛健旺国人体魄、发扬团结奋斗的民族精力。嘉庚先生一向牵挂着台湾,留下三个遗愿之一便是期望祖国提前一致。
今日,海峡岸边、龙舟池上,两岸桨手风雨同舟、同心奋力。他们说,比起成果,更重要的是进程。他们用汗水凝集情感,用默契诠释心意。他们在相知相助中,写下“两岸一家亲”的生动注脚。
从前史走来,在当下落笔,“龙舟”承载传承千年而一直激烈的爱国主义精力和中华民族意识,滋补和鼓舞着两岸同胞。声声龙舟鼓,浓浓两岸情,闪烁的是中华文明自傲之光,必将照亮游子回家的路。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