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6-09 18:00:56
  • 阅读(6504)
  • 评论(15)
  •   新华社成都6月9日专电 题:特写:端午粽情 满街飘香

      新华社记者杨迪、许茹

      洗粽叶,和粽馅儿,包粽子……端午佳节来到,坐落成都市区城北的马鞍东路“粽子一条街”上,节日气味浓郁,粽香四溢。

      8日上午,市民涂女士特别与亲朋一道开车来这儿买粽子。她选择了10个白粽、10个鲜肉粽,过秤付钱,总共60元。

      “曩昔一贯都是在超市买,知道‘粽子一条街’后特别过来领会一番。”涂女士对记者说,单从报价上说,“粽子一条街”与超市差异不大,但这儿更热烈、更有空气,更有过节的滋味。

      假如不是亲临现场,大约很难领会涂女士所说的“过节的滋味”:约600米长的大街上,近百个卖粽子的货摊沿路程一侧顺次排开;各家货摊前,都是支着盆、备着料现场制造,一两位阿姨利索地卷叶、填料、包线,一分钟就能包出一颗丰满的“菱角”;粽子蒸熟后马上上摊,许多粽子卖出时还热乎着。

      直观生动的制造进程,新鲜出炉的香粽,成了最佳的促销手法,商家们不必怎样呼喊,采购人群已川流不息。

      每年到了阴历的四月中旬,正本是公司日子区的马鞍东路就摇身一变成了“粽子一条街”,一贯要继续到端午节,前后二十来天。许多货摊天天都要卖出数百斤粽子,生意恰当兴旺。

      “袁记香粽”老板袁仕福通知记者,“粽子一条街”鼓起已有20余年的前史,最早是住在这儿的几位居民婆婆做了粽子拿出来卖,逐步有了人气,来这儿摆摊的也多了起来,终究翻开变成远近出名的“粽子一条街”。政府有关有些也介入处理,加强悉数运营者的主体资格监管,严查产品质量,对食物安全翻开大批次抽检,让“粽子一条街”朝着规范化运营的方向翻开。

      时至今天,“粽子一条街”最早的一批创业者,有的退隐了,有的仙逝了。如今的运营者们被称作“粽二代”,有的是承继家业接连这份包粽卖粽的情结,有的是寻着商机而来的公司或单个商户。“粽二代”对商场的嗅觉愈加活络,运营更多立异。

      在这条街上做了十多年生意的“粽享全国”老板汪佳怡说,曩昔家里一贯做的是传统四川口味的粽子,生意不错但竞赛压力很大。因为家里有亲属是浙江嘉兴人,她决议重整旗鼓,专门做嘉兴口味的粽子,通过两三年打拼,在“粽子一条街”具有了立锥之地。

      卖了20多年的粽子,的确需求点新花样。记者看到,许多货摊上都有快到10种纷歧样口味的粽子在出售,既有朴素的白粽,也有四川传统的豆沙粽、椒盐粽、鲜肉粽,还有新派的板栗幽默搞笑 整人网,搞笑网,笑话网,我就是粽、蛋黄粽、豌豆牛肉粽……甜粽子、咸粽子在这儿完美交融,各有商场。但不论粽子的口味怎样变,节日情怀一贯不变。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

    6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