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1-16 13:46:28
  • 阅读(9999)
  • 评论(14)
  • 原标题:网传“山东债务压城”?让记者说说伪专家的谬误

    1月15日晚,本人躺在床上刷朋友圈时,发现了一篇名为《山东,债务压城的山东》的文章。打开文章发现,作者忧国忧民的心态溢于言表。本来渐浓的睡意,也被作者“老蛮”感染得不行。

    作者说的啥呢?

    大体来说,就是山东的收入(包括国税、地税和非税收入)已经远远小于政府的支出。也就是,山东要向中央借钱为生。而中央的钱,则来自于东南那几个比较富庶的省份。

    最后,作者得出来了一个结论——山东你的数据造假太严重了,马上遮不住了,赶紧承认吧。

    2017中国金融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说了这么多,还是想告诉大家一个观点——政府不是企业,他不以赚钱为目的。从2013年开始,中央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连续提到要安排财政赤字,规模也从2013年的1.2万亿元,到2017年的2.38万亿元。

    这说明啥,中央政府不仅对赤字不避讳www.22gvb.com,甚至公开告诉你,我要赤字多少。2008年后全球经济开始波动,中国进入新常态,积极的财政政策必不可少,赤字早都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如果你看看美日欧等国的财政赤字数目,你就会发现,中国政府的财政,真的是太健康了!

    以上观点,不代表申博亚洲我认为山东的经济尽善尽美,也不代表我相信山东的经济数据、财政数据无懈可击www.11jbs.com。我只是对这种凭空捏造www.sbsc88.com数据源、信口开河就分析经济形势的伪专家表示不屑。

    我也是个新闻小兵,跑统计局更是只有小半年。但我知道,任何有关数据的新闻,都要拿捏再三并且有权威出处才能使用?类似于“国税收入”、“地税收入”这样业余的名词,更是不应该在新闻中出现。

    而我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也希望那些喜欢读财经报道的读者,在读这些所谓财经专家的新闻之余,也应该多读读经典书籍,免得被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利用——摆出一些耸人听闻的数据和论点来博点击量。毕竟在互联网上,假新闻的违法成本太低了。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24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