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1-31 12:59:09
  • 阅读(10156)
  • 评论(9)
  •   小李是一名底层阳光在线公务员,作业闲暇时喜爱读读书、写点读书笔记,也偶有文章见诸报刊。近期,小李写的一篇文章在一家中心媒体刊发后,遭到领导表彰。

      但是,他的身边也呈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响:“不过是耍耍嘴皮子,动动笔杆子,有什么了不得的!”音量虽小,却折射了实际中普遍存在的“掐尖”现象,值得一说。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古往今来层出不穷。在一些单位,勤勉敬业的职工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果,总有人不是“仰慕”,而是“嫉妒恨”,不只嘴巴上“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并且行动上挖空心思“掐尖”。如,看他人被评为先进、取得大奖,就说“会拍领导马屁”“走了狗屎运,换谁谁都行”。

      爱“掐尖”的人都有哪些类型呢?

      第一种:“老油条”型。 这种人的首要特点是在同一个单位待的时间长,长时间混日子。他们阳光在线见不得他人做出成果,由于那样会让自己的庸懒散、不作为暴露无遗。

      第二种:“眼高手低”型。 这种人的特点是既想被领导注重,却偏偏拿不出能让领导赏识的成绩,与“先进”一比照相形见绌,由此心生怨怼。

      第三种:“心胸狭隘”型。 这种人就是我们熟知的“小人”,一言以蔽之,就是见不得他人比自己强、比自己好。

      “掐尖”之风不加遏止,便会贻害无穷。须知,见不得、不接受他人优秀,往往不是出于见贤思齐之心,而是妒贤嫉能、欲求“把人拉下马”的心思平衡。“就你行,就你能”“我庸,你也不许冒尖”“我欠好,你也别想好”……

      从实际情况来看,“掐尖”者尽管成事的才能不可,但“败露”的能量却很惊人,放任其传谣言、进毁谤,就会导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让想干事、能干事的人“被冲击”“很受伤”,久而久之,就会演变为“劣币驱赶良币”,对干部队伍杀伤力很大。

      构建杰出的政治生态,就要扶正祛邪、激浊扬清,让脚踏实地、精雕细镂的干部遭到维护、得到表扬,让“掐尖”者没有舞台、无法达到目的。

      对表现出“掐尖”言行的人,其所在单位的领导要旗帜鲜明诚信在线、敢抓敢管,该批判教育的就要严厉批判、严厉教育,对屡教不改、形成不良影响的可采纳更有力的处理手法,决不能在态度上暧昧不明、内行动上软弱无力。

      一起,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经过体系机制变革和准则立异把好干部、优秀人才选出来、用起来,促进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紧缩“掐尖”等心态不正者的生存空间和繁殖土壤,形成风清气正、人心思进、争优创先的干事创业空气。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2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