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2-01 18:41:32
  • 阅读(4551)
  • 评论(3)
  • 原标题:秦岭客车阳光在线事端致36死事情,“高危”整治岂能沦为方式

    新京报从国家安监总局得悉,国务院批复赞同陕西健康京昆高速“8·10”特别严峻路途交通事端调查陈述。陈述确定这是一同出产安全职责事端,直接原因为,车辆驾驭人超速行驶、疲惫驾驭;间接原因为,事端现场路面视认作用不良、相关部分监管不到位等。

    2017年8月10日,陕西省健康市境内京昆高速公路秦岭1号地道南口处发作一同大客车磕碰地道洞口端墙的特别严峻路途交通事端,形成36人逝世、13人受伤。

    事端甫发,震惊全国。其时就有人指出,此事发作在深夜12时许,应该与司机夜间疲惫驾驭有关。调查陈述证明了这一点,据发表,在事发前的38天里,司机王百明只歇息过两天,而磕碰发作前,居然未采纳任何转向、制动等办法,显属严峻疲惫状况。

    而除此之外,路途安全整治也存在严峻问题。据国务院调查组发表,事发的京昆高速公路1153公里至1172公里路段被公安部列为2014年度“全国十大高危路段”,这以后,陕西省公路局也曾要求相关单位剖析原因,消除危险。事实上,陕西高速西汉公司也的确于2015年末完结安全危险整治作业,但调查陈述还有个“但书”——未在事端地址采纳办理办法。

    事端发作点分明处在高危路段,分明依照要求进行路途安全危险整治,却偏偏放过了这一处?

    其实,复盘整个整治进程,都出现一种怪异的状况。

    陕西省公路局“下发告诉”,要求整改;陕西高速西汉公司“于2015年末完结安全危险整治作业”;然后,担任路面办理的陕西高速集团秦岭办理所也接到了要求进行整改。看上去,整个行政进程很完好,各个层级、环节均“等因奉此”,略无缺漏。

    但从后来的事端来看,严肃仔细的整治更像是一次无效的公文旅行。纵观整个“高危”整改进程,咱们没有看到应有的绩效评价、过后核对,说过了就等于做过了,做过了就等于没事了。正如调查陈述说到的,涉事各方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监管不力、流于方式等问题,存在渎职景象。”

    如此敷衍了事,只能导致“高危”危险照旧,办理流于方式,并终究变成惊天惨祸。

    事实上,这些年来,在路途安全办理上,常常演出相似的戏码。简直每一次安全事端发作,过后都会掀起一轮办理热潮,但往往劲风刮过之后,还会归于沉寂与麻痹。这中心,症结就在于这种办理不完全,或许爽性就是虚应故事。这也使得看似凌厉的办理,往往会在层层批转、逐级下行的进程中被抵消。

    事端起于忽微,安全同样是由一个个小环节堆垒而起。当一辆载满49人的大巴直接冲向洞口端墙的那一刻,司机的刹车是一种“制动”,而路途“高危”危险整治,甚至其他一切大大小小的环节,其实都有可能成为一种“制动”。惟有一切的“制动”都能仔细发力,才有可能防止灾害。

    现在,闯祸客车首要承包人聂电周等28人已被立案侦查,洛阳市副市长张世敏等32名地方政府、有关职业部分和单位相关人员也被处以党纪、政纪处分。

    国务院调查组还主张对事端有关企业及首要担任人的违法违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并对相关企业职责人员给予内部问责处理。这都是涉事职责各方该支付的价值。一起这也提示每一个与安全出产相关的主体,罗致经验,防止相似灾害发作。

    文  胡印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14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