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免更新
原标题:聚焦|澄清对“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质疑与误解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要领导人民实现伟大梦想,建设现代化强国,必须承担起领导一切的历史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的第一条,赋予这一重大政治原则新的时代内涵与现实意义,指明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正确理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必须回应和澄清一些模糊乃至错误的认识,引导舆论,凝聚正确的共识。
第一,澄清“都是政党,中国共产党应该与西方政党一样”的错误认识。这种说法实质是质疑为什么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种说法是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前提之上的,即把西方的政党与中国共产党等同,并把西方关于政党的标准作为评价我们党的依据,由此认为中国应该参照西方政治制度酒店招聘公关小姐和政党制度,不能搞“党领导一切”。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党,与西方的政党概念完全不是一回事,二者的执政基础、执政标准和执政理念不能相提并论。对于政治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
第二,澄清“既然是党领导一切,那么所有事情都是党的,其他人不用管了”的糊涂认识。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不是包办代替也不可能包办代替一切事情。这种认识是把党的领导与其他工作对立起来。由此可能带来两种不好的情况:一是滥用权威。领导干部有这种认识,很容易产生“反正是党领导一切,那么想怎么管就怎么管”的错误想法。二是推卸责任。党委部门以外的人持有这种认识,很容易产生“既然都由党来领导,我们可以省省心了”的错误想法,由此消极怠工或相互推诿。这显然与坚持党的领导是背道而驰的。
第三,澄清“党领导一切,意味着一切都是为了党,而不是为了人民”的疑虑。这种担心是把党和人民群众对立起来了。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不论是《共产党宣言》还是《中国共产党章程》,都明确指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决不允许任何党员干部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也就是说,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人民的利益是党永恒的奋斗宗旨和价值追求。
第四,澄清“既然是党政分开,那么凡是行政的事情党都不应该管”的错误认识。这是把“党”和“政”对立起来了。“党政分开”的目的是要“让专业人做专业事”,不把党务和业务混在一起。但是有些人片面看待这个问题,以为这样一来可以“党不管政、政不管党”,两者“井水不犯河水”。这样做的结果将大大损害党的权威。从严格意义上讲,用“党政分工”更为合适。正如王岐山同志所指出的:“一个时期以来,有的人在这个问题上讳莫如深、语焉不详甚至搞包装,没有前提地搞党政分开,结果弱化了党的领导,削弱了党的建设。”这里的“前提”,就是指“党的领导”。但在一些地方或领域有的领导干部对此既不敢理直气壮地说,也不敢正大光明地做,以至于党的建设越来越弱化,党的领导越来越软化。这无论是对于党自身,还是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维护人民利益都是极为不利的,必须予以澄清和纠正。
(作者: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