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2-13 13:32:06
  • 阅读(2921)
  • 评论(2)
  • 冬日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瑞雪初霁,红梅吐蕊。 吕道凯 摄

      中新网西昌2月13日电 题:崇奉之光闪烁发射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超高密度发射侧记

      作者 张素 吕道凯

      冬日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瑞雪初霁,红梅吐蕊。

      在这个放飞了120多颗卫星的深山谷里,老一辈航天人初心的温度和崇奉的力气,犹如山尖上的暖阳,照耀着发射场。

      勋绩塔下话勋绩

      西昌发射场史馆里,解说员于汶钰声情并茂地向180多名新入职的作业人员解说发射场的创业史。

      20世纪70年代,创业者们以“天是罗帐地是床,安定河畔扎营房,三块石头架口锅,野菜盐巴下干粮”的赤胆豪放,自食其力、艰苦奋斗,在大凉山下扎了根。

      80年代,他们以“发射榜首颗实验通信卫星、榜首颗有用通信卫星”的惊人豪举,完成我国航天“多个榜首”的打破。

      90年代,西昌航天走出我国,走向国际,把一项项发射纪录书写在进军星斗大海的征途上。

      火箭燃料加注泵间,被誉为“活勇士”的加注技师谢兆胜正在给几个加注操作手叙述他亲历的惊险故事。

      26年前的一天,为找到掉入燃料储罐里的流量计残损叶片,2名岗位人员下罐后,中毒晕倒在罐中。紧迫时间,谢兆胜自动下罐救人,相同中毒昏倒。昏迷了整整七天七夜后,他奇观般地苏醒过来。恢复后,他再次回到了这个“与魔鬼打交道”的加注岗位。

      重复咀嚼这个悲凉品芬芳的战斗故事,曾在重庆一所中学担任政治教师的加注操作手李天君彻夜难眠,他读懂了“沟里人”的据守与奉献,也读懂了“崇奉”“忠实”的深刻含义。

      2月12日13时0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法成功发射第二十八、二十九颗斗极导航卫星。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67次飞翔。中新社记者 史啸 摄

      龙门吊下“摆龙门”

      技能区火箭测验厂房,橘赤色的龙门吊慢慢滑动,巨型火箭起吊、上升、旋转、下降,稳稳地落在支架车上。

      这是火箭吊装的一幕。在这个吊装过110多枚火箭的龙门吊下,传扬着这样一个故事。

      1990年,父亲姜秋江为抢修厂房电动大门,不小心从十几米高的门上下跌身亡,被中心追认勇士,追记二等功。12年后,儿子姜于循着父亲的脚印,来到父亲从前作业的岗位,一干就是8年。

      现在,山谷里的火箭上天了一发又一发,吊装的技能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仅有不变的是西昌航天人进军太空的初心。

      技能阵地01指挥员张润红是个“80后”航天控。大学毕业时,她决断回绝某国际500强企业的橄榄枝,毫不犹豫地挑选了西昌发射场。作业12年,历经多个技能岗位摔打,她发明了多个“NO.1”——“我国榜首个女人低温动力加注指挥员”“我国榜首个女人技能阵地01号指挥员”……

      超高密度使命中,“80后”的张润红带领“90后”的吊装团队,高效地完成了多发火箭的吊装、转运作业。吊装之余,他们经常在龙门吊下“摆龙门阵”,能量满满的她总能给我们带来正向鼓励,不只有心灵鸡汤,还有航天愿望一起瘦身

      “我的愿望是成为我国榜首个下达‘焚烧’口令的女人发射阵地01指挥员。”张润红说。

      2月12日13时0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法成功发射第二十八、二十九颗斗极导航卫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自1984年至今,已安排施行112次航天发射使命。中新社记者 梁珂岩 摄

      远控楼里谋远控

      远控楼发射指挥大厅的巨幅LED大屏上,数据翻滚,视频传送,身着灰色作业服的科技人员安坐电脑前,紧盯屏幕,键指如飞,一场近乎实战的模仿发射正在一个国产自主可控一体化归纳指挥显现渠道上严重进行。

      作为发射场体系的数据中枢,卫星发射的“引擎”,这一“我国心”体系,悉数由发射场C3I技能团队研发。

      “我国的火箭要用国产软件指挥发射!”团队成员达到共同一致。他们“摸着石头过河”,在“一穷二白”中起步,仅用3个月就研宣布软件体系,初次运用就大获成功。

      从Windows操作体系到国产麒麟操作体系,重新技能依靠到国产自主可控,西昌航天人在加快闻名天穹的脚步。

      2016年,美国猎鹰九号测验时发生爆炸。面临“未形成人员伤亡”的成果通报,西昌航天人眼睛向内、审视自我,向现行的测验发射形式宣布了实际拷问。

      据不完全统计,发射场在研项目达数百个,其间很大一部分是关于“长途控制”“无人值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究,发射场上处处涌动着立异的因子。

      “面临2018年高密度发射使命应战,中心整体参试人员坚决航天报国志趣,坚决航天强国信仰,精心安排,精心指挥,精心操作,尽力保证使命满有把握、圆满成功,发明更多我国奇观,为建造航天强国做出更大奉献。”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书记董重庆的说话铿锵有力。

      西昌发射场,我国航天的高地、圣地、福地,正迎着新年的阳光,沐浴着十九大的春风,传承代代相传的赤色基因,担任航天报国的前史重担,向着中华民族巨大复兴的我国梦澎湃进发。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