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2-19 06:02:08
  • 阅读(5665)
  • 评论(15)
  •   网购年货,自主选座,叫上一份外卖,“轻装”出门,坐上奔驰酒店招聘公关小姐的高铁,连上WIFI,下单岁除年夜饭哪个酒店招聘小姐,抢红包,网上拜年……这不是剧情,这是实际,发生于2018年头的我国社会。

      年代剧变,人们迎候、度过我国陈旧节日——新年的方法也在不断嬗变。

    材料图:北京街头张灯结彩迎新年。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关于我国人来说,一年中好像没有哪个节日比新年更重要:不管多远,要归家和爸爸妈妈吃年夜饭;不管多忙,要走亲访友拜年……几千年来,吃年夜饭、祭祖、迎财神等年俗都包含着辞旧迎新的夸姣涵义,但跟着年代的开展,越来越多的“新年俗”呈现在人们日子中。

      这些“新年俗”你都知道吗?

      以往一说到新年,人们脑海中大概会浮现出全家一同包饺子、围坐看电视吃年夜饭……温馨的气氛显而易见。当今,这些风俗都在渐渐发生改变。

      ——年夜饭“下馆子”

      提起“新年”二字,一家团圆吃年夜饭几乎是标配。家在山东的芦岩说,曾经年夜饭都是跟爷爷奶奶在一同吃,其乐融融,“奶奶爷爷、姥姥姥爷逝世后,两个舅舅提议岁除一同吃酒席”。

    材料图:岁除夜,辽宁省葫芦岛市民在家中与家人享用丰富的年夜饭。中新社发 于海洋 摄

      “2015年新年,三家人第一次去外面吃年夜饭,都是特色菜。人也多,比在家热烈。”三年时刻里,芦岩身边在酒店订年夜饭的人不断添加。

      “好的年夜饭很抢手,咱们家本年年夜饭国庆就预订了”。芦岩说。

      ——“走出家门”新年

      不只是年夜饭,人们新年的方法也渐渐开端“走出家门”,挑选新年长假旅行。

      国家旅行局数据中心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现,2017年新年假期期间,全国共招待游客3.44亿人次,同比增加13.8%。

      孙琳菲一家人就是这样。她说,平常作业忙,孩子学业重,可贵新年都放假,所以挑选这个时分去旅行,“2017年去的是上海一带。去南边旅行,尽可能将行程组织轻松一些,在走走停停中体会南边的年味儿”。

    材料图:大年头一,湖南凤凰古城内摩肩接踵。杨华峰 摄

      ——不看电视抢红包

      别的一个风趣的改变是,以往新年围坐看电视变成了盯着手机“抢红包”、集五福等。

      “‘抢红包’这样的活动挺好,互联网年代连小孩和白叟都会酒店招聘公关小姐工资日结用电子产品,咱们家会在家庭群发红包,不在钱多少,关键是个气氛。”孙琳菲说。

      “新年俗”盛行是年味儿变淡?

      近年来,国人新年方法悄然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情绪,逐渐抛弃一些影响正常日子的年俗“常规酒店高薪招聘小姐”,并且衍生出许多花样儿:微信抢红包、电话拜年、网络年货节、“集五福”等正在成为“新年俗”。

      数据陈述《指尖上的新年》显现,电子红包成为新年期间亲朋好友温暖的互动;教爸爸妈妈理财成了新年的必备功课;购置年货不必再摸黑赶大集;一部分人则挑选了外出旅行新年。

    材料图:民众在上海大世界感触“海派年味”,游客在许愿树下祈福新年。 汤彦俊 摄

      “新年俗”的呈现,曾令不少人感叹“年味儿淡了”。但孙琳菲觉得,年代不同了,新年的风俗跟着年代改变是很正常的工作。

      “到了新年,咱们还会用软件做一些风趣的拜年大头娃娃视频,老一辈也像孩子相同搞怪,觉得自己变年青了。”孙琳菲说,新年无非就图个快乐,“新年俗也好,旧年俗也罢,只需快乐都好”。

      “新年俗”折射我国社会剧变

      “像‘集五福’,曾经并没有,它的呈现与付出方法的新形状等有关。”对近年来呈现的“新年俗”,闻名文明学者张颐武剖析,这与咱们的消费习气、日子形状开展、日子方法改变相关,就连“拜年”也从本来的走亲访友融入了短信、电话、微信拜年等方式。

    材料图:我国传统新年的正月初一,北京龙潭庙会上人潮涌动。中新社发 陆欣 摄

      在张颐武看来,现在“我国年”很大程度上是“我国假”:出国休假、北方人到南边休假……休假文明在新年变得非常重要。曩昔我们觉得团圆很难,新年都守在家里,但现在交通快捷、通讯兴旺,聚的时刻多了,所以一些人会挑选新年出游。

      “正是社会日子的改变,形成新年文明发生改变。实际上,就是‘我国年’与‘我国假’两者并行。”张颐武说。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亲情变淡,更不代表新年变得不重要。张颐武指出,新年意味着家庭团圆、万物更新,人们依然有新的等待,等待未来一年有好运道、新开展,这个遍及的文明和心态并未消失。

      “作为我国人重要的传统节日,新年是不行代替的”。张颐武说。(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39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