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4-16 09:14:48
  • 阅读(999)
  • 评论(15)
  • 图说:宜家"斯黛纳"的玻璃水杯 图片来历:观点新闻

      据我国之声《新闻纵横》报导:玻璃器皿作为食物的包装器物,在人们的日常日子无处不在。而跟着消费者安全意识的进步,其安全性也日益遭到注重。2017年5月,北京一消费者在运用宜家的一款名为"斯黛纳"的玻璃水杯喝水时,水杯俄然爆裂,致其当场昏倒,送医后下唇缝合4针,一颗门牙断掉。

      消费者以为宜家该款产品存在严峻缺点,所以将北京西红门宜家家居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要求交还货款并补偿丢失人民币100余万元。宜家方面则表明,相关玻璃制品是安全的,并且完全契合国家规范。今日上午9点,这一案子将在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水杯俄然爆裂致女子受伤"炸晕在地上20分钟"

      消费者王女士回想,涉案的这款名为"斯黛纳"的玻璃水杯是其2016年从北京西红门宜家购买,2017年5月20日清晨,自己在喝水时这一钢化玻璃杯在毫无预兆的状况下俄然爆裂。

      王女士:5月20号应该是清晨三点多钟,气候育儿知识很热,我就有点渴,想起来喝点水,就走到厨房,这个杯子就是我平常洗洁净,放在水槽上面以备随时可以用的,我就拿起一个洗洁净的杯子,就是这个宜家的玻璃杯,倒了滤水壶里直接能喝的水。把杯子举到嘴边想要喝的时分,正好刚刚抵到嘴唇上预备喝,俄然炸了。

      巨大的爆破力气将王女士当场炸晕。醒来后,王女士发现自己唇下被玻璃划出一道创伤,一颗门牙被炸断。

      王女士回想到:"其时爆破的力道特别大,并且声响也特别响,就像鞭炮在你耳边炸了相同。其时我整个人倒在地上,在地上晕了得有20多分钟,挣扎着爬起来看,发现嘴下面有大约三四公分长的口儿,门牙少了半颗。我就赶忙给朋友打电话,让他来家里陪我去医院。去医院脸上的创伤,医师就(给)紧迫做了一个清创缝合,断掉的那颗牙就整个断掉了吗,周围的那颗牙医师给的确诊叫做牙震动,就是有那种隐裂纹。"

      王女士表明,"当天上午就开端多方联络宜家方面,直到下午6点,一位宜家工作人员来到王女士家查看了现场状况。"

      王女士进一步向咱们描绘了宜家方面当天对这件事的处理:"下午6点来钟来了一个人来家里看看现场,看看状况怎么样。他来了榜首句就说咱们这个杯子,它这个钢化玻璃杯是钢化玻璃,这个原料摔都摔不碎,可是有自爆率,其时我一听你们这个自爆率,就相当于他明知有自爆率,我买的时分你们没有任何的提示啊,我是在毫不知情的状况下,把它当成一个正常可以运用的东西来用的。"

      宜家回应:产品有自爆率但契合国家规范

      事发5天后,2017年5月25日"宜家家居"在官方微博发布回应称,顾客王女士运用宜家斯黛纳玻璃杯时,因产品自爆而致伤。公司对此十分注重,对顾客在运用产品时受伤表明抱愧,对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形成的消费者损伤或权益丢失,宜家将承当相应的补偿职责,最大极限确保消费者利益和安全。宜家在声明中指出,关于钢化玻璃的自爆状况与玻璃的特性有关。当钢化玻璃在运送或运用过程中受外力的影响,会有必定几率自爆。

      关于这样的回应,王女士无法承受。

      王女士表明她细心了解过这款杯子的运用方法,杯子阐明有清晰标其构成资料是有机玻璃,耐热耐摔,可用于微波炉,也可用于洗碗机,很全能,何况自己也不存在任何操作不妥的状况。王女士之后在网上了解到,宜家的钢化玻璃原料的杯子不止一次呈现过自爆状况了,自己购买的这款杯子之前也有发作。可是宜家并没有采纳相应的机制来防止这种工作的发作,在王女士和其它网友了解状况的过程中,许多网友表明他们也和宜家反映过此类状况,期望宜家给出相应的办法,如下架处理或是风险正告,可是由于没有呈现过受伤,所以并没有得到注重。

      尽管后续与宜家方面屡次交流,但并未就此事的处理达到共同,王女士将北京西红门宜家家居有限公司告上法庭。

      王女士:"之前主要是跟他清晰几点,榜首是得先清晰你的产品质量究竟有没有问题?第二就是清晰我这件事职责方是谁?宜家究竟能不能担任,第三就是,除了咱们之前说的这个质监仍是您去送检,应该有一个风险提示,不论是不是自爆率,这个东西确实是别人在毫无预警正常运用的状况下,它会自己炸。"

      宜家在商洽过程中表明,期望可以针对事情本身对王女士所发生的损伤进行补偿,可是王女士仍是表明期望宜家可以先给出一个可以让她满足的说法,详细是由于操作不妥仍是其他本身原因形成了杯子自爆,但宜家给出的理由是出于社会道义和企业职责的视点对王女士进行补偿,让她有些无法承受。

      消费索赔百万同款玻璃杯仍在售

      王女士的代理律师许浩表明,涉案钢化玻璃杯显着存在产品缺点,且事前并未对消费者提出必要的提示和警示,构成消费诈骗。

      "咱们以为,宜家出产涉案的这个钢化玻璃杯,归于缺点产品,那么宜家还在明知应知的状况下持续出售,没有对消费者提出必要的提示跟警示,所以说应该可以视为构成消费诈骗,根据《产品质量法》第46条规则什么是缺点产品,它界说是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以及产业安全的不合理风险,那么产品有保证人身健康安全的这种国家规范、行业规范的,必定要契合这个规范,那也就意味着你衡量一个产品是不是缺点产品有两个规范,一个是必需要契合国家规范,另一个就是你契合规范也应该不能具有这种不合理的风险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令法规的规则,王女士向法院提出了交还货款并二倍丢失补偿合计人民币100余万元的诉讼请求。

      许浩律师表明他们期望得到以下补偿:"一个是交还购物款,这个杯子的购物款是3块9,由于咱们以为他构成消费诈骗,可以双倍补偿,其间还包含医药费丢失,后续医治费,由于牙齿包含受伤之后有后续医治的问题,还有一个可能构成伤残补偿,还有误工费,护理费,以及养分费,交通费,还有精力危害抚慰金,以及相关其他的合理开支,合计是大约一百零五万左右。"

      昨日记者登录宜家官网查询发现,涉案的这款名为斯黛娜的玻璃杯仍然在售,其产品描绘称:"这款马克杯由钢化玻璃制成,十分巩固,耐摔耐热。 由于玻璃十分耐热,可以用这款杯子盛装各类冷热饮品。" 据了解,该案原定于3月15日在北京大兴法院开庭审理,但由于被告宜家一方当天并未参与,因而庭审暂时撤销。

      昨日晚间,宜家方面回应我国之声表明,王女士受伤后宜家对此事十分注重,并活跃与其交流,但两边就补偿数额未达到共同。现在由于此事进入诉讼程序,宜家方面会活跃配兼并尊重法院判定。宜家企业交流部沈雁:"王女士受伤以来,宜家对这件事一直是十分注重的,咱们也屡次期望与她自动交流,并也提出了详细的补偿计划,可是就是由于补偿的数额,两边没有可以达到一致,后来王女士也决议采纳法令的举动。关于宜家来说,已然她现已提起了法令诉讼,咱们当然是期望可以全力的合作。其实一切的宜家的相关产品咱们都是有内部和第三方的组织的质量安全测验的,所以从宜家的视点来说,咱们以为斯黛娜玻璃制品是安全的,咱们也信任这一款产品是完全契合国家规范的。当然咱们也期望是一个很公平的判定吧,已然现在现已进入法令程序,咱们就先观点院这边的判定定见。"

      原标题:宜家玻璃杯爆裂致人昏倒 消费者索赔百万今日开庭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23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