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免更新
图说:3月28日,"2018上海宝山罗店花神庙会"在罗店镇花神堂举行,祈福典礼、行街扮演、专场扮演轮流演出。罗店镇供图
【新民成都幼师学校晚报·新民网】 今日,记者从上海宝山区得悉,长江口上的榜首处江南古镇、享有"金罗店"美誉之称的罗店镇提出将坚持文明引领战略,全力打造"春有花神秋有画、夏有龙船冬有灯"文明四季品牌。
具有丰厚文明遗产
罗店镇坐落宝山、嘉定和江苏太仓三地交界处,成陆于唐代略前,因江成陆、面海而生,距今约1400多年,是因棉而兴的明清重镇。元代至正年间商人罗升在此设店,敞开了古镇七百年的前史,构成了"三湾九街十八弄"的集镇规划。
罗店镇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1项,上海市非物质文明遗产2项,区级非物质文明遗产4项。端午节——罗店划龙船风俗当选国家级国家非物质文明遗产项目名录;罗店彩灯当选上海市第一批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罗店吹打乐、天花玉露霜、公大酱制品、罗店鱼圆、斜纹棉布成都高铁学校、金家伤科等传统技艺,至今仍代代传承。区级非遗传承人有罗店鱼圆传人周亮华、天花玉露霜传人张敏、公大酱园传人王琦。
图说:3月29日,"我是传承人"罗店鱼圆制造大赛进行了剧烈的决赛,并在制造罗店鱼圆的佼佼者中,评出了新一代的非遗项目传承人。罗店镇供图
春夏秋冬各有品牌
现在,罗店镇被列入全国要点镇和第三批国家新式乡镇化归纳试点镇,正坚持经过文明引领,推动产城交融,加速城市转型展开脚步,乡镇规划布局不断得到优化。全镇构成了明清江南风味的罗店古镇、北欧风情的美兰湖新镇和美丽村庄的全体布局。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将全力打造"春有花神秋有画、夏有龙船冬有灯"文明四季品牌——
春有花神
罗店花神堂坐落赵巷街,距今已有400年前史,最初,棉花被罗店人视作"万花之王"、"万花之神",至清代和民国期间,每当阴历二月十二为花神诞辰日,农人商贾要举行迎神、祭神的活动,求神驱邪避瘟,求神风调雨顺,花神堂在罗店人血脉中有着挥之不去的回忆。为此,2017年罗店镇康复了花神庙会,2018年再次举行,再现祭拜花神盛景,引发万人空巷。祈福典礼中花序、花舞、花开、花语、花红,六个传统环节深深唤醒乡土回忆,再现陈旧相传的遗风古俗,重现花神面貌;婀娜的迎神之舞,翩翩登台的十二花仙,生动形象的花神瓷板画,由画中踏云执棉、飘然下凡的棉花主花神……而赋有农耕文明特征的行街扮演,充沛展现了罗店大众古往今来对风俗文明的传承和发扬。
秋有画
2017年,罗店镇联手上海书画院,组成成立了"上海书画院罗店风俗绘画艺术传习创研中心",旨在依托罗店古镇深沉的文明底蕴和丰厚的文明资源,发掘罗店特有的风俗绘画艺术,培育传承、立异的艺术人才,以显着的具有地域特征和浓郁的日子气息,多角度记载农人的日子、村庄的改变,体现美丽村庄的新气象、新面貌。罗店风俗画应邀露脸上海友谊商铺6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及2018上海市民文明节开幕式(宝山),让不少参观者感叹"冷艳"。
夏有龙船
端午节罗店划龙船风俗始于明、盛于清,重欣赏、轻竞渡,以扮演为主,船体制造传承吴越区域龙船之特征,地域文明风格显着。端午节罗店划龙船风俗被评为榜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罗店龙船文明作为本镇的文明品牌,在维护传承中坚持原汁原味,重视显示特征,张扬特性。罗店龙船文明节距今已举行十一届,社会影响面不断扩大。曾参与我国非物质文明遗产维护效果展、上海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区域的民间艺术团队展开交流活动;受邀赴比利时等国进行出访。
冬有灯
作为上海市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的罗店彩灯,以竹、木、芦苇、铁丝为骨,色纸、彩绢为表,融书画、剪纸、雕琢、编扎于一体,现故事、传说、幻想、希望之内容,生动活泼、形象共同、老少皆宜、富于情味,是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传承人为朱玲宝,自1983年起向民间扎灯演员王庆华学艺以来,全身心的投入到技艺的传承之中,将制造彩灯的工艺和办法汇编成书,并开办灯彩制造工艺培训班,现有灯彩爱好者已愈千人。著作先后在赴芬兰、比利时、德国、新西兰、香港等展出,接连三年参与上海市民族风俗民间文明博览会暨上海中秋嘉年华活动展现及长三角区域非物质文明遗产项目迎世博扎灯大赛。
助推美丽村庄建造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罗店镇将紧紧抓住罗店列入第三批国家新式乡镇化建造归纳试点区域、上海2035规划中心镇等有利关键,罗致规划专家、文明我们、大众人家"三家之言",开始构成了环绕"一镇两貌"撬动美兰湖、古镇、工业、富锦工业园区全体转型、美丽村庄等五大功用板块提高,打造具有文明特征、工业特征、生态特征、区位优势的特征小镇。一起,大力展开示代观光农业,发掘农耕文明,引进画家村、花间堂民宿、稻田文明、农耕文明博物馆、迷你马拉松步道等多元文明要素,敞开村庄与古镇联动,真实完成岸绿水清、花红稻香,构成千亩粮田、千亩菜花的生态美景。此外,还将以罗店古镇前史中心面貌区为要点,着力整理古镇文脉肌理,维护现有文明修建,依托古镇文明、宗教文明、风俗文明、农耕文明等前史文明内在,进行规划、维护、改造、开发,力求返璞归真,重现古拙面貌,在700年后的今日显示古镇之魅力,全面打造罗店特征旅游文明小镇。(新民晚报记者 郭剑烽)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