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传》传说源源不绝,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众所周知。但川剧版的《白蛇传》你看过吗?
28日晚,由重庆大学一群“95后”大学生自导、自演的川剧《白蛇传》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扮演,近千人的剧场济济一堂。这部川剧近1年的准备中遭受了诸多困难:艺人受伤、没有专业功底、不少服装化装道具还得自己着手做……
为何这群大学生不爱游戏爱戏剧?传统文明艺术在这群“95后”大学生心中又有怎样的位置?
非专业大学生打造川剧版《白蛇传》
8年前就已构思
“灯火左移一点,这一拍锣鼓打得更用力些,话筒混响调整一下……”26日下午,走进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剧场,川剧《白蛇传》的演职人员正在严重排练。现场指挥的是《白蛇传》的导演、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研究生一年级学生魏源。
《白蛇传》就是魏源挨近了该校幽兰戏剧社、艺术学院舞蹈系和艺术团民乐队三支部队80余人打造的。
川剧《白蛇传》取材于明代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之《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不同于群众耳熟能详的白蛇传故事,它更强调白蛇、小青、许仙几位主角之间宿世此生的纠缠。
为何要排练这部剧?据了解,早在2010年,魏源还在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读本科时,就萌发了要制造严重版《白蛇传》的主意。作为幽兰戏剧社的开创人和第一任社长,他对川剧的爱情一向有增无减,“川剧是我国优异传统文明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只需方法、内容好好包装,肯定会重拾观众。”
刚好在2016年末,重庆大学获批建造教育部“川剧文明传承与维护基地”,为该剧供给了资金、场所等多方面的支撑,加上幽兰戏剧社成员的功底也在渐渐堆集,上一年5月,魏源将严重版《白蛇传》提上日程,并在校园内招募艺人。
唱念做打样样精通
跌倒后持续翻跟斗
不只仅是故事情节,川剧《白蛇传》与观众熟知的电视剧版别还有许多不同。比方,剧中的小青依据情节分别由男女生扮演,在文戏时是妩媚的丫鬟,武戏时则变为勇武的男将。
又比方,女一号白素贞由3人轮番扮演。这部剧时长2小时,想要一个人做到整场又唱又打简直不可能。三位演白蛇的女生依据专长分别在不同的场次进场。扮演白素贞的其间一位艺人、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音乐扮演专业大四学生邓曼玲担任的是剧中唱戏的部分。
出演川剧《白蛇传》让邓曼玲十分激动,从高中触摸川剧起,她就对川剧产生了酷爱。还曾自动拜师川剧院团的专业艺人,大学也挑选了音乐扮演专业。
但成为《白蛇传》主演,邓曼玲受了不少苦。每次造型时,她都需求“捆头”。“扮演戴头饰前需用‘千斤顶’绑紧头发,使得整个眼部向上,脸部看起来更有精气神。”邓曼玲说,头“捆”上今后很简略晕厥,几年前她第一次扮演《贵妃醉酒》时,刚捆上发饰就头晕吐了,吐完了还得赶忙上台。
武戏是该剧的一大亮点,难度和强度很高,即使有的艺人来自舞蹈专业,有根底功底,但是在排练动作戏时,仍是会出现跌倒、失误等状况。
重庆大学舞蹈扮演专业大三学生唐雪儿担任白蛇的武戏部分,这是她第一次真实意义上触摸川剧。因专业所长,武打动作的难度和强度她都能够习惯,但却避免不了受伤。“之前操练托举时摔到地上,尾椎骨痛了两个月。但每次摔了,都要马上站起来持续,不能连累其他人的进展。”
扮演“蛤蟆精”王道陵的李栋梁是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研一学生,从排练到现在,他的“腰越来越细”。在一场与白素贞的对手戏里,他要被白素贞“吊打”,两指半宽的带子会将他拦腰吊起半分钟,艺人还要展现许多武打动作,每次练完肚子都会发红。
但是,剧组遇到的困难还不只这些。让导演魏源一度溃散的是,从准备到首演的这段时刻,后台的服装、化装、道具工作人员走了一半。“后台工作人员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又不能上台。要扮演了,后台人员却走了一半,咱们只能从头找人,有的艺人也是,因为各种原因辞演。”魏源说,这些艺人都没有报酬,凭的满是对川剧的酷爱。
魏源说:“每逢咱们有前进,扮演得更好时,咱们的决心就更足。咱们有一个一致,那就是都想编列一台严重人自己、归于大学生的川剧《白蛇传》。”
服装道具自己着手做
川渝两地专业院团携手辅导
严重版《白蛇传》的主创不只没有专业艺人,还有一半都是工科男。
导演魏源本科就读于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作为川剧“迷弟”,他刚进入大学就创办了幽兰戏剧社,后来有越来越多的理工科学生加入了这个社团。
魏源说,工科男没有专业功底,但他们的理解才能和逻辑性很强,尤其是着手才能。因为经费有限,不少服装、道具都是男生亲手做的。大到床幔,小到一个灵芝,一套酒具,学生们制造精巧的小物件乃至能够以假乱真。而主角佩带的精美富丽的川剧盔帽,则多出自重庆大学艺术学院2016级研究生邱粟杨之手。
演职员都不是科班出身,这让川剧《白蛇传》从一开端看上去就不简略完结。魏源查看了许多的专业书籍,有空就会去剧院看剧、和专业艺人沟通,并约请了四川、重庆两地川剧院团的教师进行专业上的辅导。
“我会先把每个人的唱腔台词过了,再排对手戏,把每个艺人需求扮演情节的大体结构讲清楚,再详细讲每个人该怎么做,这样功率更高。”魏源说。
为了确保4月底的首演,上一年寒假,整个剧组一同留在了校园排练。到这学期,简直每天都能看见艺人在校园的剧场排练。魏源从一开端对这部剧都有一个要求:“校园戏剧一定是要观众进得来、坐得住、看得完,做到了这九个字才算成功。”所以,他要求艺人尽可能向专业挨近,为观众出现最好的视听享受。
有志者事竟成。该剧发布首演音讯后,招引了许多校表里戏迷抢票,第一场近千张门票瞬间被抢空。
纵深:
怎么建好全国高校仅有“川剧文明传承与维护基地”?
川剧《白蛇传》的诞生有赖于重庆大学正在建造的教育部“川剧文明传承与维护基地”。据了解,重庆大学一向注重美育与艺术教育,特别是中华成都装修套餐优异传统文明对广阔青年学生的教育和熏陶,“川剧文明传承与维护基地”也是全国高校第一批16个中华优异文明艺术传承基地中仅有一个展开川剧传承与维护的。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彭吉象说,在川剧文明传承与维护上,重庆大学不只开办了全校性川剧艺术文明通识课精品课程,还开设了川剧实践性根底课程,包含形体练习与身段扮演等教育课程,使学生熟练地把握川剧精华。一起,以社团建造为渠道,营建了学生学习体会川剧艺术文明的良好氛围。校园还成立了川剧艺术工作坊,选取一些简略且利于传唱的川剧曲牌在学生中教授,并约请沈铁梅等川剧扮演艺术名家来校授课,激起广阔学生学习川剧的爱好,让他们对川剧艺术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
下一步,重庆大学还会建立川剧艺术文明传承与维护的科研智库。重庆大学西南地区非物质文明遗产维护性研究中心在传承与维护川剧文明方面现已作出许多成果。彭吉象说,未来重庆大学将以基地为渠道,全面提高该中心在理论研究、遗产维护、文明传承方面的全体水平,让该中心成为国内传承与维护川剧文明的中心科研机构。
据悉,重庆大学现已制造完结川剧遍及教育的动漫光盘,将在重庆大中小学推行,将川剧文明的精华以通俗易懂的方法向大中小学生和全社会进行遍及,未来还会逐渐拓宽到西南地区和全国。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