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5-03 23:53:27
  • 阅读(6695)
  • 评论(4)
  • 原标题:花钱从纪委“捞人”?看看他们的下场!

    撰文  李北 修改  迟名

    昨日我国纪检监察报宣布了一篇谈论,谈论名字叫《拿钱能“捞人”?断了这个念想!》

    谈论里说,广东茂名化州市男人劳康荣假充茂名市纪检监察机关作业人员,以花钱就能把人“捞”出来为名,在骗得被采纳留置办法的化州市某居委会主任蔡某某的亲属1.9万元后,又“狮子大开口”。

    蔡某某的亲属在感到“作业不妙”后,向公安机关报案。现在,劳康荣因涉嫌假充国家公职人员欺诈已被拘捕。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用“纪委捞人”当关键词,在我国裁判文书网上搜了一下,来看看花钱“捞人”的这些人,最终都是啥成果?

    伪装纪委“捞人”总共分几步?

    政知君在我国裁判文书网总共找到果博东方20多篇相关判定书。在这些事例中,犯罪分子要么直接假充纪委作业人员,要么谎报自己知道纪委的人。在详细假充的职务上,有人说自己在中纪委作业,有人则说在当地纪委作业。

    判定书显现,为骗得受害者信赖,骗子们可谓是“煞费苦心”。

    首要,在碰头地址上他们会有所挑选,往往挑选如纪委招待所、高级酒店为碰头、寓居场所。比如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人民法院判定的一同案子中,骗子为让对方信赖自己,挑选安徽省纪委招待所住下,再在当地一家高级酒店碰头。

    除了精心挑选碰头地址,他们还会PS与领导的合影来骗得信赖。骗子会有意无意地让受害人看到自己与一些领导的合影,以此显现自己有很大的才能,能办大事。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判定的一同案子中,在索要资产后,骗子用自己的手机给受害人发自己与多名领导的合影,以此骗得受害人信赖。后经司法鉴定,这些相片都是PS的。

    在碰头时,骗子们也有其套路,一般是谎报自己为纪委领导或知道纪委的人,碰头后一顿揄扬,显现自己的能量,一旦阳光在线骗得对方信赖,便狮子大开口向对方索要高额费用。

    想“捞人”的可不止亲戚朋友

    回到上文所述劳康荣的案子,像蔡某亲属这种想“捞人”的状况并不罕见。我国裁判文书网判定书显现,这些被“捞”者既有被纪委双规的当地干部,也有当地国企高管。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总结发现,亲属们找人“捞人”,有的是想搅扰纪委查询,让当事人不被双规,有的是想把已被双规的人“捞出来”。

    北京向阳法院上一年12月判定的一同案子中,秦某在大庆石油管理局当处长的朋友被查处了,为了将朋友保下来,保存其处长职务,秦某找到姚某。姚某说,自己和中纪委的领导都很熟,和中石油纪委的人也熟,打个电话就能搞定。姚某让秦某预备100万元现金,并称秦某的朋友最多受一个党内正告处置,处长肯定是能够保住的。后来,中石油对外发布处理成果,秦某的朋友被党内正告,开除处长现职,保存公职。秦某这才发现上圈套了。

    在福建宁德中院判定的一同案子中,2011年4月,曾任宁德市蕉城区副区长的刘某被宁德市纪委查询,刘某家族想经过联系搅扰纪委查询,所以找到退休干部石某。石某说能够经过联系将申冤资料诚信在线投递中心五部委,遂向刘某家族要了8万元。后刘某家族再次找到石某,这一次,石某又说自己曾与国家领导及其秘书有往来,可经过递送亲笔信方法办成此事,又要了40万元。刘某家人发现上圈套时,刘某现已由于受贿罪被判刑了。

    而想“捞人”的除了亲戚朋友,还有想凑趣被双规领导的。

    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人民法院判定的一同案子中,鲁某得知扶风县原水利局局长郭某被宝鸡市纪委双规查询一过后,找到被告人谭某,想让他帮助,经过联系运作把郭某从纪委弄出来,争夺宽大处理,谭某收了郭某侄子给的10万元现金。

    关于“捞人”的动机,鲁某说是想经过办这个作业凑趣郭某,想着今后www.22gvb.com他在扶风做工程能更顺畅,这是一种感情投资。

    “捞人”的骗子下场是欺诈罪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发现,在这些案子中,成果往往是花了申搏钱人却没“捞”到,直到想“捞”的人被判刑了,亲属朋友才发现自己上圈套了,进而挑选报案。此外,涉案金额也都很大,少则十几万元,多则上百万元。

    除了要钱,像金条、玉器等价值不菲的物品骗子也会索要。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判定的一同案子中,被害人李某因弟弟被“双规”找到杨某,想请杨某帮助找人,就弟弟双规一事“疏通联系,从头查询”。杨某说自己知道中纪委的一位副书记,能够帮助,可是“捞人”要找些领导,需求物品和现金用于“活动”。李某遂给了杨某一条重1000克的金条、一个墨绿色长方形玉牌、一个白色椭圆形和田玉手把件、一个白色和田玉腰带扣、一条钻石项链、一条方格围巾。

    政知君还发现,“捞人”的骗子下场多是被法院以欺诈罪判刑。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则,欺诈公私资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许控制,并处或许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许有其他严峻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许有其他特别严峻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许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许没收产业。

    前面说到的事例中,骗得100万元现金的姚某,就因犯欺诈罪,被判处了有期徒刑11年。

    校正  李喆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3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