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1-27 12:00:05
  • 阅读(3677)
  • 评论(7)
  • 光明日报安卡拉11月26日电 光明日报驻安卡拉记者 冯源

    土耳其文明美国试管婴儿和旅游部11月25日在首都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博物馆,为向我国移送两件宝贵丢失文物举办交接典礼。这是土耳其初次向我国移送土耳其境内的我国文物,是中土两国政府在国际条约和双边协议框架下,初次成功展开的丢失文物追索返还务实协作,更是执行两国首脑一致,持续扩展人文沟通的最新效果。

    图为土耳其偿还我国宝贵文物,为唐代石窟寺岩画 冯源供图

    我国国家文物局安排人员展开文物判定研讨,确认两件文物分别为唐代石窟寺岩画和北朝晚期至隋代随葬陶俑,距今已有1000多年前史,均归于我国法律法规规则的制止出境文物。我国随即向土方提出文物返还要求,并向土耳其政府供给了关于文物价值与权属的有力依据,重申了我国文物商场和文物进出境办理法律法规,声明晰我国依据国际条约和双边协议要求文物返还的坚决态度。

    依据联合国教科文安排《关于制止和避免不合法进出口文明产业和不合法搬运其所有权的办法的条约》、我国与土耳其《关于避免偷盗、盗掘和不合法进出境文明产业的协议》,土方于本年9月决议将上述文物偿还中方,千年文物总算踏上回家之路。

    中土文明悠长,深刻理解文物所承载的精力价值,高度重视维护人类文明遗产,两边一向坚持杰出协作。正如我国驻土耳其大使邓励所说,这两件宝贵文物的成功移送,是中土文物维护协作的最新效果,是实行相关国际条约、双边协议的典范,表达了土方对我国公民爱情的尊重和中土友爱,宣示了两国尊重人类文明遗产、避免偷盗、私运文明产业的决计。

    更为重要的是,近年中土人文沟通日益亲近,两国领导人于本年7月在北京会晤时,重申两国扩展人文沟通的重要含义。邓励指出,两国文物维护协作是执行两国首脑一致的重要表现,有助于增进中土公民的相互了解,进一步深化中土友爱。土耳其文明和旅游部部长埃尔索伊在交接典礼上也表明,文明产业是人类的一起财富,在土中两国签署《关于避免偷盗、盗掘和不合法进出境文明产业的协议》10周年之际,土中两边一起努力促进两件宝贵的我国文物顺畅偿还,具有十分重要的含义。

    近年来,一大批宝贵我国丢失文物回到了祖国怀有,得到了妥善维护。据国家文物局计算,经过法律协作、司法诉讼、洽谈捐献、抢救搜集等方法,我国现已成功促进了300余批次、15万余件丢失海外文物的回归。就在本月13日,国家博物馆刚为丢失海外多年的圆明园马首铜像举办捐献典礼,将其划归北京圆明园办理处保藏。每一件向我国移送的文物都有其共同的前史、文明、艺术和情感价值,关于每一个中华儿女而言都是弥足宝贵的。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14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