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1-28 11:00:15
  • 阅读(6511)
  • 评论(7)
  • 浙江"互联网+义务教育"促千校结对帮扶 让城乡孩子同享优质教育资源

    在杭州西北角一个叫"洞桥"的山区,302名适龄儿童散布在3个教育点上学,各个教育点间相距10余公里,专业师资力气缺少问题曾让洞桥镇中心小校园长潘迎峰和搭档们感到尴尬,需求常常分配专业教师"走教"到教育点援助音体美教育。

    本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全面推动‘互联网+义务教育’,推动1000所中小校园结对帮扶,让城乡孩子同享优质教育资源"列为省政府2019年民生实事之一。

    洞桥镇这3个教育点经过"互联网+义务教育"连在了一同。"同上一堂课,线上一同备课、教改和课研等,让教师们节约不少跑山路的时刻。"潘迎峰说,更为重要的是,城里的教育理念和经历、做法经过互联网即时传递到遥远山区教育点的讲堂上。

    相同获益的还有杭州市富阳区的校园。据富阳区教育局技能装备中心主任杨开宏介绍,自本年4月以来,该区使用互联网技能,经过城乡同步讲堂、长途专递讲堂、教师网络研修、名师网络讲堂等4种方式进行帮扶结对,推动速度在全省抢先,已完结对村庄小学和村庄单薄初中结对帮扶全掩盖。

    富阳东洲中心校园有近3000名学生,散布在1个中心校区和4个分校区,各校区教育资源也不均衡,其间五丰岛上的校区只要试管婴儿40多名学生,出岛只能乘渡船,交通和日子极为不方便。东洲中心校园校长朱立峰说,从2015年起,五丰校区试点经过互联网施行的同步讲堂,让学生享受到中心公望校区的丰厚教育资源。

    互联网不只让学生享受到公正的教育,也促进了相互的沟通和了解。据富阳区教育局副局长邵俊介绍,该区城区里的富春四小、富春七小别离与丽水市缙云县山区的唐市小学、白竹小学结对帮扶。两地相距200多公里,凭借"互联网+义务教育"同步讲堂技能,两地学生完结"零距离"参加讲堂学习。

    在完结富春七小王丹教师安置的讲堂使命后,两地学生还打破地舆空间的约束,相互介绍自己家园的山水美景,既增强了对家园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又增加了对不同地域景象的认知和取得感。

    邵俊告知记者,由于上课的都是校园学科带头人、优质课程获奖者,不只学生能由名师执教,青年教师也得到了训练。大学毕业不久的缙云县唐市小学麻耀之教师说,曩昔每次备课自己只能单枪匹马,有时候真不知道怎样上好课,现在能够和城里的教师在网上一同备课,听他们给学生上课,就像找到了"大后方"。

    据介绍,浙江结对帮扶校园在浙江省之江汇教育广场网络渠道上拓荒专栏,上传结对协议和结对计划。城乡校园之间展开的同步讲堂既有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也有音乐、美术、品德与法治、主题班会、少先队活动等。

    "经过‘互联网+义务教育’渠道,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办法共享出去,让乡村偏僻的孩子体验到城区的讲堂,学在同一个屋檐下。"浙江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说。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37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