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免更新
中新社西宁12月10日电 (孙睿)记者10日从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得悉,青海三江源生态维护和建造二期工程(2013-2017年)阶段性生态成效归纳评价日前完结。评价显现,青海三江源生态维护和建造二期工程获得阶段性成效,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面积增加了308.91平方公里,约合增加了48个西湖湖面面积。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内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我国淡水资源重要补给地,是高原生物多样性最会集区域,是亚洲、北半球甚至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泰国试管婴儿和重要发动区。
据悉,《青海三江源生态维护和建造二期工程规划》施行期限为2013-2020年,施行规模包含青海玉树、果洛、海南、黄南4个州的悉数21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山镇,总面积为39.5万平方公里。
青海三江源生态维护和建造二期工程(2013-2017年)阶段性生态成效归纳评价显现,二期工程施行以来,三江源区域生态情况全体安稳,部分好转与部分退化并存。
与一期工程比较,三江源生态系统微观结构全体好转,三江源工程区草地全体出现细微好转态势,湿地与水体生态系统有所康复,水土保持量和防风固沙量有所增加。其间,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面积增加了308.91平方公里,按西湖湖面面积6.39平方公里核算,相当于增加了48个杭州西湖的面积;荒漠生态系统面积减少了265.38平方公里,且地表水水质全体上呈"稳中变好"的趋势,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以I、II类水质为主。
一起,生态维护与生态修正办法作用显着。与一期工程比较,三江源要点维护区域生态康复情况好于非要点维护区,且首要工程办法生态康复作用显着。(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