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2-17 17:20:10
  • 阅读(8518)
  • 评论(13)
  • 我国侨网12月17日电 据我国驻德国法兰克福总领馆网站音讯,12月13日,驻法兰克福总领馆与德国联邦刑警总局在馆内联合举行防备电信网络欺诈宣扬座谈会,领区华裔华人、留学生及中资企业职工代表约100人到会。

    总领事孙从彬在致辞中表明,我国政府活跃倡议一起构建遍及安全的人类命运一起体。近年来,跟着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入发展,政治办公室装修、经贸、人文等范畴往来日益亲近,触及两国的跨国有组织违法活动亦有所昂首,特别是跨国电信网络欺诈给旅德华裔华人、留学生、中资企业职工带来严峻的财产丢失。我国政府倡议"交际为民、法律为民",期望广阔华裔华人、留学生、中资企业职工能经过此次活动进步警觉、仔细鉴别、敏捷判别,筑牢识假防骗防地,根绝和避免资产丢失。

    德国联邦刑警总局严峻及有组织违法侦办局局长福格特在致辞中高度评价德中法律协作并表明,德国警方现已注意到,越来越多旅德华裔华人遭到电信网络欺诈的侵扰,欺诈分子多选用技术手法跨境作案。联邦刑警总局与我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联合举行此次宣扬座谈会,期望经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增强旅德华裔华人防备认识,避免更多民众遭受财产丢失。

    联邦刑警总局及总领馆的有关专家具体介绍了针对我国公民和华人电信网络欺诈的典型事例并承受听众发问,教授防骗技巧,提示海外我国公民和华人在遇到电信网络欺诈后具体记载并保存有关信息,第一时间向德国当地警方报案,一起托付国内亲朋在我国国内报警。如遇疑问,可拨打我国交际部12308领事维护热线或驻外使领馆领保电话咨询。

    一、假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欺诈

    欺诈分子诈称当事人涉嫌刑事案子,乃至假造极具欺骗性的各类公函。

    提示:但凡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不会要求转账,不会要求上网点击链接或登陆网站检查涉案刑事公函,更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

    欺诈分子经过交际软件等通讯方法谎报为其亲戚朋友、同学搭档等,有的让受害人"猜猜我是谁",继而索要金钱。

    提示:但凡触及索要、借取金钱,不乱猜、不转账、多核实。

    三、假充我国驻外使领馆欺诈

    欺诈分子经过改号软件假充我国驻外使领馆号码拨打电话,谎报"有包裹需求收取"、"要求核对材料"等骗取金钱。

    提示:但凡我国驻外使领馆,不会经过电话或电话录音告诉当事人有文件、包裹需求收取;触及国内的案子需求处理,不会将电话转接至国内国外任何一家公检法机关。假如无法区分是否为欺诈电话,主张挂断后拨打我国驻当地使领馆领事维护值勤电话或拨打12308热线,恳求进一步核实。

    四、假充外管局或移民局

    欺诈分子假充当地移民局或外管局拨打电话,或播映中文录音宣称居留出现问题等,诱使当事人走漏个人及账户信息。

    提示:外国移民组织不会用中文录音播映方法告诉当事人处理有关手续,但凡接到此类电话,不要盲目按键转接,应向官方核实。

    五、假充航空公司欺诈

    方法:欺诈分子向当事人发送航班撤销或延误、机票改签等信息,诱使其点击"垂钓网站",走漏账户信息。

    提示:但凡收到因航班变化触及汇款的短信或电话,应拨打航空公司官方客服电话、登陆正式官网或到货台多方核实。

    六、诈称寄送快递涉嫌违法

    使用华裔华人经常向国内邮递物品,诈称被我国海关拘留、涉嫌洗暗仓等,要挟当事人供给个人信息及账户信息。

    提示:但凡以对快递开展调查为名,经过谈天软件等向当事人索要护照身份证件、银行卡等一概不信。

    欺诈分子经过交际软件分布以高于银行汇率兑换外币音讯,拐骗留学生换钱。当事人向指定账户汇去钱款后,欺诈分子消失。

    提示:但凡陌生人许诺高汇率、高利息的一概慎重对待,不要为了图小便宜吃大亏。

    欺诈分子以诈称当事人涉案开场,经过恫吓等手法控制受害人暂时外出逃避并堵截与家人朋友的全部联络。之后,欺诈分子致电当事人亲朋,谎报当事人被劫持索要赎金。

    提示:但凡遇要求堵截对外联络的要挟恫吓,一概不信。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5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