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6-14 15:50:05
  • 阅读(4615)
  • 评论(1)
  •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 题:以"血联网"缓解"血荒" "硬科技"赋能生物安全

    6月14日是国际献血日,本年的主题为"安全血液解救生命"。在无偿献血志愿者田川看来,完成安全用血的一个关键在于对血液进行"精细化办理"。

    以往做法是给血袋贴上条形码。但是在实践中,条形码的可靠性、时效性难以得到保证,人们难以快速精确读取血液信息,用血保证天然无从谈起。

    田川团队的设想是把物联网芯片技能引进单体方针中,继而实时、高效、精准获取每一袋血的信息。说来简单,芯片能否在零下196摄氏度的超低温环境下正常作业?信号能否在富含钠离子、钾离子的血液中精确传输?一个个扎手难题摆在眼前。从2008年开端,他们用了至少5年时刻攻关,总算把握了一整套技能,并在2014年景立了科技企业宏诚立异。

    具体来说,经过使用无源超高频技能办理血液,可由传统的人工逐个扫描血袋,改变为由机器批量读取,现在读取速度不低于每秒10袋。更重要的是,人们手持终端即可对血袋进行远距离扫描,一起可以全程追寻溯源每袋血的来路与去向。在此进程中,"根据物联网技能的才智血液全程安全监控办理体系"还会对异常情况及时宣布预警。

    到2018年末,我国共设置血液中心32个,中心血站321个,中心血库99个,固定采血点1390个,建成掩盖城乡的血站服务体系。近年来,官方大力推广血液办理信息化作业,多个"才智血站"相继建成。上述技能也已在我国人民解放军采供血中心、安徽省血液中心、姑苏市中心血站、廊坊市中心血站、北京医院等组织落地,成为"才智血站"的技能支撑。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方面,多地无偿献血人数下降,导致"血库紧急";另一方面,为满意临床救治需求,各地鼓舞新冠肺炎康复者捐赠恢复期血浆。田川说,这意味着更需求举全社会之力建立"血联网",让血液采得来网址大全、存得住、用得好。

    他解说说,要把单个采血点联网,让数据真实地互联互通。他以日子中常用的打车软件举例说,把车与人"物联网化"后,动态匹配用车需求,有用缓解了"打车难"。无偿献血来之不易,有了安全的"血联网",才能使每一袋血都发挥出最大效果。

    不少国家因为缺少技能和资源,相同面临着可用血液缺少、血液贮存紊乱等困扰。作为国际上较早进入"物联网+生物"职业的代表,宏诚立异也现已"走出去"。他们曾应邀于2019年在蒙古国举办的第十五届亚洲输血医药大会上作主题讲演,也在与赤道几内亚、肯尼亚等非洲国家的相关部分触摸。

    眼下,田川更着眼于已上升为"国家安全"高度的生物安全。"血液是生物资源的一部分,而生物资源有着一起的贮存环境和处理场景。物联网底层技能逻辑相通,只需突破了底层技能,就可以面向菌(毒)种、干细胞、疫苗、生物标本等推出渠道化产品。"他说。

    本年2月下旬,在全国抗疫关键时期,宏诚立异团队将自研"医盘点·非触摸式快速盘点体系"寄送至武汉火神山医院、我国疾病防备控制中心等地。该体系以物联网芯片技能为中心,交融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能,做到"一物一码",解决战"疫"一线查验、输血、后勤、临床等科室盘点样本、血液、试剂、设备时功率低、人作业业量大、易犯错、易穿插感染、进程职责不清等问题。

    更让这些从业者感到振作的是,新式基础设施建造迎来"风口",终端"物联网化"有了"跑道"。他们期待着在这条道路上用"硬科技"赋能生物安全,据守"科技报国"的初心。(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1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