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6-15 15:00:12
  • 阅读(13605)
  • 评论(15)
  • 中新社香格里拉6月15日电 题:我国大陆首个国家公园探寻生态与民生平衡之路

    六月,香格里拉迎来旅行旺季。59岁的藏民都杰七林在繁忙中度过冬天森林防火期后,又转入了夏日旅行关照期。

    都杰七林家住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洛茸村,这个传统藏族村庄坐落在我国大陆首个国家公园(试点区)——普达措国家公园之内,乡民以牧牛放马、种青稞麻茎为生。都杰七林曾是农牧民、砍木人、猎人、牵马导游,如今是农牧民和生态护林员。

    30年前,在都杰七林年轻时,迪庆州开展依托"木头经济",天然林砍伐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一度高达80%。洛茸村与其他藏族村庄相同,砍木、捕猎,靠山吃山。"曩昔砍树卖木材、打猎售野味,一年忙到头,过个年还要向亲属借钱买糖和酒。"都杰七林告知记者。

    1998年,我国做出长江上游天然林禁伐、限伐决议,遏制住迪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洛茸村乡民的收入也遭到必定影响。可时刻不久,2000年,香格里拉旅行业鼓起,对游客敞开属都湖、碧塔海两个景点,都杰七林和乡民们将自家的牧马牵出,装上马鞍,向旅行业进发。"其时我靠‘牵马游’,每月可收入3000元(人民币,下同)。"都杰七林说。

    "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普达措,世居在里面的乡民纷繁牵着马匹,载着游客在湿地、草甸、森林里玩耍,一些乡民在草地上摆摊卖烧烤、零食和土特产。"普达措国家公园管理局维护科原科长丁文东告知记者。

    旅行好像给乡民带来了可观收入,却是以损坏草甸、污染湖水、侵扰森林为价值。丁文东说,"马匹对草地过度啃食,野草没了,乡民就拉饲料进来,近千匹马的吃喝拉撒也都进来了,严重影响属都湖、碧塔海水质。它们还载着游客在林中乱窜。"

    普达措国家公园地处国际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中心区域,以高山湖泊、雪山草甸、峡谷溪水、原始森林、地质遗址为主,具有丰厚的生物多样性、景象多样性、文明多样性,维护价值和展现价值极高。

    2005年,迪庆州依托碧塔海云南省级自然维护区,整合属都湖和尼汝区域,引进国际上通行的国家公园理念,在我国大陆首先进行国家公园建造试点。丁文东说,"意图便是改动粗豪旅行形式,寻求开展与维护生态之间的平衡。"

    次年,迪庆州依照"政府主导、维护优先、特许运营、社区共荣、社会监督"的准则,开端了国家公园管理方式的测验,建立严厉维护区、生态保育区、游憩展现区、传统使用区。

    "牵马游、烧烤摊等被撤销,但也要考虑乡民生计。"丁文东说,乡民退出景区内的烧烤、摆摊、骑马等运营活动后,由特许运营公司对公园触及的各村乡民总计3696人按不同规范进行生态反哺。近10年来,反哺资金达1.5亿元。

    都杰七林告知记者,他们家一年可领到反哺资金5万多元。

    除生态反哺外,公园内的工作岗位亦优先延聘园内乡民,现在周边乡民占职工总数的32%。都杰七林当上生态护林员,每月薪酬2000元;妻子轮值当清洁工,每做一月也有2000元收入;再加上30头牦牛、15亩地、收集野生菌,全家年收入近10万元。

    多年探究实践,普达措国家公园试点区在建立国家公园体系、完成自然生态资源的有用维护与合理使用上,闯出了一条由政府主导、企业试管婴儿社区共投共建共管同享的有用途径。(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2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