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6-17 12:02:45
  • 阅读(6478)
  • 评论(2)
  •   【新民晚报·新民网】为标准校外训练组织服务行为,推进化解校外训练收退费胶葛,日前,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中小学生校外训练服务合同(演示文本)》(以下简称《训练合同(演示文本)》)。 该合同可供训练者(学员)监护人与展开中小学生校外训练的训练组织签定训练合一起参照运用,两边也可运用本合同电子版在电子商务渠道上签约。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从以往产生的训练者与供给训练的组织的胶葛看,合同不标准,训练组织与训练者的权力、职责不明晰,训练组织单方面提出"霸王条款",运用家长维权认识试管婴儿不强,诱惑家长签定违背有关国家标准训练组织规则的合同的状况普遍存在。这导致训练者与训练组织的胶葛不断,而训练者想根据合同维权时,才发现合同本身有缝隙或组织设置的"圈套",导致"维权难"。

      据了解,《训练合同(演示文本)》为该职业首个全国性演示文本,共十一条,充沛考虑了中小学生在参与校外训练过程中,各环节有必要清晰的当事人两边责、权、利联系,涵盖了训练项目、训练要求、争议处理等内容,特别对训练收退费及违约职责作出了具体规则,旨在有用标准训练合同当事人签约、履约行为,从根本上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董圣足表明,从家长(学生)的视点来看,这次演示文本的拟定及发布,对处于买卖优势位置的训练组织权力加以了恰当标准,有利于避免部分训练组织运用格局合同革除本身职责、加剧学员职责、扫除学员首要权力、危害学员合法权益等状况产生。演示文本相关条款清晰,训练组织应当向家长(学生)明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办学事项、退费方法,重申线下组织不得一次性向家长(学生)收取或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越 3 个月的费用,一起还为家长(学生)请求提早退学供给了多种退费挑选计划。这些约好,将合同争议过后救助转向事前整体性合同洽谈准则,有用杜绝了以往训练合同存在的"霸王条款"。

      教育部指出,两部分布置各地,要充沛认识推广《训练合同(演示文本)》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标准校外训练组织办理的重点工作抓好执行,采纳多种办法引导合同当事人运用《训练合同(演示文本)》。一起,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方针宣扬解读,使当事人特别是中小学生家长可以愈加充沛了解关于标准校外训练的法律法规和方针,实在进步学生家长的防备认识和鉴别能力,理性签定训练服务合同。(新民晚报驻京记者 潘子璇)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4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