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8-03 09:15:08
  • 阅读(8071)
  • 评论(3)
  • 原标题:中华文明海外传播者:在伦敦推行我国美食的重庆女孩

    第五届伦敦"我国美食节"以塔桥为布景,招引了许多游客。受访者供图

    "伦敦有许多国家的美食节,有日本美食节、韩国美食节、马来西亚美食节……但是居然没有我国美食节,所以我和协作伙伴就有了兴办我国美食节的主意。咱们想让外国朋友更好地知道我国美食。"伦敦我国美食节兴办人唐诗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1989年出世的唐诗对美食有着与生俱来的酷爱。她的父亲唐沙波终身专心于美食文明研讨,是重庆中华食文明研讨会会长,退休前在重庆电视台做美食专题节目,与美食有着不解之缘。唐诗从小就跟从父亲"吃遍大江南北",耳濡目染地遭到父亲影响。在英国留学期间,唐诗就当起了美食博主,她在新浪开通了"食在英国"的微博账号,粉丝有8万多人。

    2014年,唐诗在英国华威商学院念完了第二个硕士学位,到伦敦寻觅创业时机。在一次聚会上,她知道了与她情投意合的另一个"吃货"汤子慕,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在伦敦兴办一个归于我国的美食节。

    "吃"永久走在文明沟通的最前面

    凭着一腔热心,两个年青人开端了美食节的筹备工作。因为谁都没有经验,他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全部从零开端。他们去伦敦区政府咨询举行大型活动所需求的资质,在伦敦遍地寻觅合适举行活动的场所,挨家挨户约请在伦敦开中餐厅的老板参与。研讨当地食物相关法律规定需求花费许多时刻,建立活动场所需求投入许多资金,安保、水电、帐子、食物卫生……每一个细节都需求执行到位。而最让他们幻想不到的困难竟是压服那些中餐厅的老板参与美食节。90%的中餐厅老板在传闻如此大规划的活动后,反响很冷淡。他们都不信任,两个20多岁的年青人既没有餐饮从业阅历,也没有自己的餐厅,会有才干办成这么大型的活动。

    "凭什么"是两个年青人听到的最多"质疑",但是他们没有泄气。"吃永久走在文明沟通的最前面。我信任在伦敦这样一个国际性都市,‘我国美食节’这个文明品牌迟早能打响。"唐诗说。

    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2015年9月,第一届伦敦"我国美食节"在泰晤士河南岸拉开了帷幕。参与这次美食节的伦敦中餐企业有15家。为了让英国人品味到更地道的我国美食,唐诗还特意从重庆约请美食商家来伦敦参展。正宗的重庆小面、酸辣粉等重庆当地小吃第一次"闯入"英国人的视界,让英国人称赞不已。

    第二届的时分,"我国美食节"已经在伦敦有一些闻名度了。这一年,他们将美食节举行地移到了伦敦地标修建塔桥周围的波特斯菲尔德公园。《TimeOut》杂志、《伦敦旗号晚报》《地铁报》等当地的生活方法类媒体都对"我国美食节"做了报导,伦敦当地的美食博主也竞相在"相片墙""脸书"等交际渠道上发布自己在"我国美食节"尝鲜的相片。美食节上的"唐人街鸡蛋仔"一夜间成了网红美食,门客们要排队两个小时才干买到。拿着鸡蛋仔、以塔桥为布景的相片一度在交际网站上广为流传。这一年,两个年青人迎来了美食节的第一家资助商――一家英国本地美食网站。

    第三届我国美食节的格谐和规划又迈上了新的台阶,英国中华传统文明研讨院、重庆火锅协会、重庆中华食文明研讨会纷繁前来助阵,10家火锅企业在塔桥下炒起了火锅底料,办起了重庆火锅品鉴会。许多商家自动给主办方发邮件,期望在美食节开设货摊。他们不只分类目录扭转了"招商难"的窘境,还能够从报名参与的商家中精挑细选。湖南、四川、云南、香港、台湾等我国各地风味餐厅都加入到美食节傍边,湖南炸臭豆腐、西安肉夹馍、云南米线、台湾牛肉面、重庆小面等特色美食让各种肤色的"吃货"们惊喜连连。"我国美食节"也成为一些预备开店的商家试水英国商场的跳板――先在美食节露脸,测验产品,做足宣扬后,再正式开店经营显然是精明之举。

    展现我国美食文明的夸姣

    在唐诗的印象中,第四届我国美食节大概是最火爆的。因为气候分外好,光临美食节的客人也特别多。短短3天,前来品味我国美食的当地居民、外国游客、留学生加起来大概有四五万人次。不过,即便这样,这一年结算下来他们却依然亏本。"其实前4年咱们一向在亏钱,咱们拉到的资助,以及从餐饮公司收取的货摊费,远远不够付出帐子、安保、清洁等费用。好在每年的亏本都在削减。上一年办第五届美食节的时分,长时刻协作的公司给咱们降了价,咱们总算收支平衡了。"唐诗说。

    尽管每届美食节只举行3天,但是他们却要花上半年时刻做筹备工作。唐诗说,预备工作十分辛苦,每次办完活动,她都要歇息很长时刻才干缓过来。亏本和劳累让唐诗"许屡次想过抛弃",但是每逢她看到美食节上游人如织,看到外国门客们尝到我国美食时振奋的表情,听到他们打电话叫朋友过来品味我国美食的时分,她就觉得"全部都很值得"。

    让外国友人更多地了解美食背面的我国文明,是唐诗一向记忆犹新的"初心"。"美食节是美食沟通的渠道,也是文明沟通的渠道。把我国美食文明的夸姣展现给外国人,这是我觉得最有含义的工作,也是最想做的工作"。

    从第一届美食节开端,两个年青人就在动脑筋,怎样把味觉之外的我国文明魅力也展现给外国人。舞龙舞狮、汉服扮演或是书法演示等文娱活动,是每届美食节上不可或缺的景色。门客们吃饱喝足之余还能够穿上汉服,挥一挥翰墨,感触我国古代文人之乐;美食货摊旁建立了暂时厨房,来自中餐校园的厨师现场教育演示,经过互动的方法让对中餐感兴趣的人在实践中体会中餐烹饪的美妙。

    上一年举行的第五届伦敦"我国美食节"还得到了我国文明和旅行部驻伦敦旅行办事处的帮忙。旅行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在现场播映"美丽我国"视频,派发有我国特色的旅行纪念品,并进行相关旅行推介,让各国门客经过美食地图了解华夏风景,并鼓舞他们踏上探究美丽我国的发现之旅。"旅行办事处预备了几百把熊猫扇子,免费发送给来美食节的孩子。小朋友们特别喜爱,追着问我要,让我感觉十分骄傲。"唐诗说。

    本年,受疫情影响,"我国美食节"和伦敦其他活动一同都被按下了暂停键。不过,唐诗对下一年美食节的内容已经有了规划和想象。"在品味美食的一起,运用更多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互动和体会。"她还想开设美食学术论坛,从健康和摄生视点更专业地介绍中餐,招引更专业的美食人士。(夏瑾)

    (责编:郝孟佳、熊旭)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28  收藏